(资料图)
“念白抑扬含顿挫,唱腔委婉透激昂。”扮相英俊的老生捋着胡子讲起了故事,灵巧动人的花旦舞姿韵味十足,扮着花脸的丑行出场便引发满堂笑声……生旦净丑都是角,唱念做打不言苦。京剧的声音穿越千年,一出非遗好戏正在新时代舞台上演。
京剧作为我国影响巨大的戏曲剧种,背后有着众多的艺术支撑。一场京剧离不开京剧脸谱、京胡、灯光道具等的辅助,将这其中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单独拿出来看,其内涵都是极其丰富、极具魅力的。这种丰富性也让我们意识到国粹的陨落将是中华文化的巨大损失,京剧的传承迫在眉睫。
国粹流传千年,“传承”不能靠“速成”,京剧传承人要的就是一个“练”字——京剧演员在舞台上的亮相仅有一时,功夫却要下在台下的日夜勤练中。如今我们谈起非遗,都离不开创新,但对于以京剧为代表的剧目非遗来说,“守正”始终是“创新”的精神内核,守住这门艺术的初心,守好国粹的标准,方能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扬。
京剧诞生于历史的舞台,也应适应当下的传播环境。如今人们的文化生活形式越来越丰富,除了京剧迷可能很少有人会选择在茶余饭后聊起京剧,更不用说专门去看一场京剧演出了,这是京剧发展遇到的现实困境。但值得欣喜的是,有人在为京剧的传承注入“源源活水”。2019年“中国非遗年度人物”上海市京剧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珮瑜开办“京剧其实很好玩”线上课程,让更多人感受到京剧这门艺术的乐趣所在;“90后”京剧传承人果小菁借助抖音平台向人们展示京剧演员幕后的日常,为原本束之高阁的京剧艺术“祛魅”。这种创新式的传播引领年轻一代走进非遗,体悟京剧魅力,推动了京剧艺术的活态传承。
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是青少年最好的美育养料,了解国粹是学习中华文化的重要一课。如今,京剧不仅走进校园融入日常教育,为青少年唱响国粹之声,还搭上了数字传播技术的快车,使广大新时代青少年能够以新的视角感受京剧的独特魅力,在生活中厚植中华文化之根。
京剧是一种符号,一部部经典剧目标记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脉络;京剧是一种元素,一张张精美脸谱凝聚了中华文化的审美旨趣;京剧更是一种象征,一声声嘹亮念白讲述着令人骄傲的中国故事。如果说亲身学习京剧的唱念做打太难,那么多多了解我国的非遗文化,力所能及地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点事情,也是身为中国人的心意和担当。
策划:管真真 姚凌
漫画:陈义超
文字:徐可心 路晴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支持项目)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
【助企纾困】江都农商行出台十项措施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江都农商行第一时间统筹部署,持续加大助企纾困金融支持力度,提升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支持企业恢复生产金融服务工作质
-
“大春不足小春补” 小春作物为农户打开增收新路
近年来,受全国市场供过于求的影响,宾川县拉乌乡大春传统支柱产业核桃产业颓势明显。拉乌乡党委、乡政府积极思变,理清发展思路,树立大春
-
一墒墒蔬菜长势喜人 村民“钱袋子”鼓起来了
三月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那洒镇贵马村,山清水秀,春意盎然。走进贵马村河畔1000亩连片农田,一墒墒蔬菜长势喜人,村民们正忙着采收
-
楚雄市新能源公交车占公交车总数的72%
近日,楚雄市公共汽车有限公司结合公交线路营运情况,再次将部分线路的54辆燃油公交车更换为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截至目前,全市运行的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