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杨佳俊 实习生 颜如玉
如同盛夏的高温,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热度持续攀升。
6月30日上午,来自刚果、纳米比亚、喀麦隆等18个非洲国家的主流媒体记者受邀走进湖南日报社参观考察。
(相关资料图)
(6月30日上午,2023年“非洲媒体湖南行”走进湖南日报社参观考察。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郭立亮 摄)
此次活动是“非洲媒体湖南行”采访活动的重要一站。非洲媒体团一行首先来到湖南日报社报史馆,了解《湖南日报》创刊历史和发展历程,听到“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为湖南日报三题报头”的故事后,大家由衷点赞:“Hunan Daily wonderful!”
参观中,非洲媒体朋友对有关袁隆平院士的报道表现出特别的兴趣。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湖南日报》就开始高规格、大规模报道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40多年累计发稿4000余篇。得知许多关于“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的重要消息都是由《湖南日报》第一时间发出,大家纷纷伸出大拇指。
(非洲媒体团成员认真观看《湖南日报》关于袁隆平院士的报道。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郭立亮 摄)
“太神奇了!上个月,我们国家刚刚举行了一个高规格的活动,国家领导人亲自收割杂交水稻。当时我就在现场,现在我已经来探寻‘杂交水稻’的起源了。”布隆迪《新生报》记者克鲁德·哈克泽马纳说,杂交水稻已经在当地得到大面积推广种植,这要感谢袁隆平院士。
(非洲媒体团成员体验湖南日报报史馆数字媒体系统。湖南日报全媒体提记者郭立亮 摄)
走进湖南日报社全媒体指挥中心,屏幕上数据实时更新,采编生产流程一目了然。2018年底,总投资4000万元的全媒体指挥中心投入使用,扩容后可支撑500个单位同时入驻、5000个媒体终端同时运行。现代化的采编设备给非洲媒体团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里有各式各样的设备,太棒了。大家都知道,现在要做出一则好的新闻报道,离不开先进的生产工具。”克鲁德·哈克泽马纳说,有了这些设备的帮助,工作质量和效率都会得到提高。“希望能够和湖南日报社发展很好的合作关系,学习一些先进的采编技术。”厄立特里亚《形象报》记者阿曼纽则表示。
(6月30日,2023年“非洲媒体湖南行”走进湖南日报社,非洲媒体团成员在湖南国际传播中心合影留念。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郭立亮 摄)
在即将上线运行的湖南国际传播中心,非洲媒体团详细了解湖南日报国际传播和海外平台建设情况。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湖南日报社推出《出海记˙走进非洲》大型融媒体报道,派出12名记者踏访非洲热土,生动讲述中非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故事。在观看《出海记·走进非洲丨可靠的朋友 真诚的伙伴》视频时,大家纷纷鼓掌,直呼精彩。
“欢迎湖南日报的朋友到我的祖国去报道,去了解我们国家那些可爱的人民。”阿曼纽热情地说。
X 关闭
-
【助企纾困】江都农商行出台十项措施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江都农商行第一时间统筹部署,持续加大助企纾困金融支持力度,提升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支持企业恢复生产金融服务工作质
-
“大春不足小春补” 小春作物为农户打开增收新路
近年来,受全国市场供过于求的影响,宾川县拉乌乡大春传统支柱产业核桃产业颓势明显。拉乌乡党委、乡政府积极思变,理清发展思路,树立大春
-
一墒墒蔬菜长势喜人 村民“钱袋子”鼓起来了
三月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那洒镇贵马村,山清水秀,春意盎然。走进贵马村河畔1000亩连片农田,一墒墒蔬菜长势喜人,村民们正忙着采收
-
楚雄市新能源公交车占公交车总数的72%
近日,楚雄市公共汽车有限公司结合公交线路营运情况,再次将部分线路的54辆燃油公交车更换为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截至目前,全市运行的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