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中评社香港4月25日电/上海华东师大两岸交流与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仇长根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4月号发表专文《两岸“破冰”的历史记忆与启示》,作者认为:30年前历史性的“汪辜会谈”,对两岸关系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汪辜会谈”之所以能够成功举行,重要的原因是有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为政治基础,得到两岸强大的民意支持。“汪辜会谈”的重要启示是:台湾问题是两岸中国人家里的事,完全可以自己解决;两岸协商谈判的地位“平等”,大陆没有“矮化”台湾;两岸可以“求同存异”,更需要“聚同化异”。当下两岸关系虽然有“回暖”,但依然“严峻复杂”,值得高度警惕。要认清实现“祖国统一”进程中,“台独”分裂势力是“主要障碍”,必须清除;要认清中美战略博弈的“长期性”,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要保持“战略定力”和“战略耐力”,当断则断,从“大维度”把握好国家发展战略与祖国统一的关系。文章内容如下:
30年前的1993年4月27日,举世瞩目的“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30年来两岸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两岸人员往来日益频繁,经济融合不断深入,文教体等各项交流篷勃展开;另一方面两岸政治关系跌宕起伏,时而接触协商,时而紧张对立。回忆起来,一切是那么的顺理成章,但又是那么的不可思议。两岸为什么能成功举行历史性的“汪辜会谈”?对两岸关系具有哪些重要启示?当下两岸关系有哪些值得深思与高度警惕的问题?
一、“汪辜会谈”得以成功举行的重要原因
(一)“九二共识”是“汪辜会谈”的重要基础。1992年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在香港商谈,双方达成“各自以口头表述的方式,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正是“九二共识”为时隔半年后的首次“汪辜会谈”铺平了道路,那天两位老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时,标志着两岸开启正式接触,也标志着两岸“坚冰”瞬间融化。“九二共识”也为后来的“胡连会”和“习马会”奠定了基础,成为稳定台海的“定海神针”。
X 关闭
-
【助企纾困】江都农商行出台十项措施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江都农商行第一时间统筹部署,持续加大助企纾困金融支持力度,提升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支持企业恢复生产金融服务工作质
-
“大春不足小春补” 小春作物为农户打开增收新路
近年来,受全国市场供过于求的影响,宾川县拉乌乡大春传统支柱产业核桃产业颓势明显。拉乌乡党委、乡政府积极思变,理清发展思路,树立大春
-
一墒墒蔬菜长势喜人 村民“钱袋子”鼓起来了
三月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那洒镇贵马村,山清水秀,春意盎然。走进贵马村河畔1000亩连片农田,一墒墒蔬菜长势喜人,村民们正忙着采收
-
楚雄市新能源公交车占公交车总数的72%
近日,楚雄市公共汽车有限公司结合公交线路营运情况,再次将部分线路的54辆燃油公交车更换为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截至目前,全市运行的533